当前位置:首页 |
|
关于公开征求《江西省“物流一张网”建设工作方案》意见的公告 |
||||||||||||||||||||||||||||||||||||||||||||||||||||||||||||||||||
|
||||||||||||||||||||||||||||||||||||||||||||||||||||||||||||||||||
关于公开征求《江西省“物流一张网”建设工作方案》意见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推动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全省“物流一张网”,我办起草了《江西省“物流一张网”建设工作方案》,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一、发送电子邮件至:fzghc@jiangxi.gov.cn 二、联系电话:0791-88919512。 (个人请注明所在单位、联系电话并签署姓名;单位请注明联系人、联系电话并加盖单位公章。)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18日。
2025年8月19日
江西省“物流一张网”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推动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全省“物流一张网”,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公益属性,融合开放理念,推动全省物流资源要素全面汇聚、全面整合,以“1269”行动计划为导向,以多式联运、仓储为重点,构建数据多元集成、信息开放安全、业务高效协同的全省物流一体化服务体系,打造全省公益、开放、高效、智能的“物流一张网”,推动多式联运一体化、物流信息智能化,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目标 (一)短期目标。到2025年底,实现公路、铁路、水运数据间的互联互通,以物流信息服务、政务服务、融资服务为中心,初步构建全省物流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部分物流信息的整合与共享,为企业免费提供基础物流信息查询、发布等服务。 (二)中期目标。到2027年,完善各级平台功能,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以多式联运、智慧仓储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各类经营主体,推动全省各地物流产业与主导产业融合升级,助力物流产业附加值与整体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三)长期目标。到2035年,深化我省“物流一张网”与国家及区域级物流平台信息交互,打造国内领先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推动物流产业全面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建立全要素、全链条的现代物流体系,全社会物流成本显著降低。 三、建设内容 全省“物流一张网”以省级统建平台为依托,构建“1+12+N”的物流服务体系。其中“1”为省级平台,全面梳理全省物流园区、物流企业、仓储设施等基础资源,整合已建成的各类物流平台,逐步推动各地物流园区、各类物流企业将相关业务数据整合接入平台,打造全省“物流一张网”服务总平台;“12” 为市级平台,各设区市、赣江新区基于省级平台搭建市级物流平台,作为区域物流信息汇聚与调配中心;“N”为县级特色应用专区,各县(市、区)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园区、重点物流枢纽及大型仓储中心等本地化需求,依托市级平台建立县级专区,实现与省级、市级平台数据的互联互通。 省级平台采用“1155”体系结构,打造一个数据资源底座、构建一个业务支撑体系,布局“五横五纵”应用板块,横向提供政府统筹层面的政策、监管、数据、智能、结算五大应用板块,纵向提供市场层面的货物、仓储、运力、联运、服务五大应用板块。 (一)一个数据资源底座 按照货物流转各节点及物流企业类别,统一货类编码、单证格式等规范,制定物流包装、运输安全等物流数据标准规范,实现全省物流数据标准化。通过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归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邮政、仓储等物流相关数据,融合金融、信用等第三方应用数据资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基于多源数据资源、大数据分析技术、综合数据治理、个性数据产品服务“四位一体”主框架,实施区域协同策略,立足江西、辐射周边、联通全国,实现物流信息流、商业资源流、资金流在江西的流通与汇聚。 (二)一个业务支撑体系 依托数字政府一体化支撑能力平台,统一开发环境、整体框架和技术架构,为平台的业务运作、技术服务、系统管理、服务支持等提供支撑,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平台采用开放式架构,提供标准化的物流数据和业务支撑服务,鼓励各地、各经营主体基于平台的通用能力,自行建设和接入个性化、创新性物流应用场景,营造全开放的物流产业生态。 (三)五个政府统筹层面应用板块 1.政策板块。依托“赣企通”平台,全面梳理并整合物流政策、法规、标准等信息,提供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和咨询服务。根据运输方式、货类特征等为物流企业画像,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政策匹配度评估,实现政策精准匹配推送、全流程线上兑现。 2.监管板块。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智能监控货品仓储、运输、配送等节点,实现业务全流程可视化。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追踪仓储运输节点,自动识别安全风险并预警,实现全链条智能监控与风险预警。建立省级全流程监管机制,支持违规线索跨部门、跨层级一键移交与处理反馈。通过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IS)地图,动态呈现全省物流节点分布、运力调度情况及仓储资源占用率等运行态势。 3.数据板块。整合多源物流数据资源,开发数据分析工具,实施数据分类分级安全管控。依托省级数字政府大脑等共性支撑能力,强化交通大数据分析、交通视频人工智能分析等能力,整合市内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数据以及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多源物流数据资源,建立物流信息资源池,将全省货运车辆、铁路专用线、千吨级泊位、物流园区、社会闲置车辆等实体资源进行数字化建档。用户可以运用数据分析工具生成自定义报表和可视化报告,全面分析物流及相关产业的业务发展趋势。开发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功能,确保用户数据安全。 4.智能板块。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优化决策能力,动态呈现物流相关资源运行态势,支撑应急调度与运输优化。集成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提供智能路线规划等功能,运用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对物流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优化运输路径方式,合理安排运力资源,辅助优化决策。采用区块链技术确保物流信息安全,提高信息可信度。实时预测货量波动与气象影响,结合闲置资源动态推荐更优运输方案,为物资调配、运输网络优化等场景提供智能决策支撑。 5.结算板块。提供一站式支付结算服务,推动实现多式联运电子票据管理与线上支付,简化物流交易的支付流程,确保物流交易的高效和透明。对接税务系统,推动实现入驻平台企业统一开具税务票据,按规定简化物流企业相关缴税流程。 (四)五个市场层面应用板块 1.货物板块。结合北斗导航与物联网设备,实现货物运输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货物类型、重量、起止点等信息可根据属性进行结构化录入与查询,实现货物的实时定位和运输状态监控等功能。优化智能配载方案,对货物实施全程实时追踪。通过算法分析货型特征,自动推荐装载方案与运输路径。 2.仓储板块。统一搭建云仓平台,支持自动化仓储设备的接入和管理,实时监控库存情况,动态分析库存周转率,优化仓储利用率,实现智能化管理。通过“预约提货”“到仓直装”等功能,推动港口、铁路场站与仓储系统无缝对接,提升货物中转时效,实现“仓配运”一体化。 3.运力板块。整合运力资源池,评估运力效能数据,提供运力管理与调度服务。汇聚车辆、船舶、航空冷链等运力信息,提供各类运力信息的发布、查询和匹配等功能,实现运输资源的统一管理。基于运输需求特征与价格范围,自动匹配最优运力方案,实现实时查询运力状态并提供备用调度方案,提升运输效率。 4.联运板块。优化“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生态,打造智能联运体系。开发“一键比价、一键委托”功能,有效整合多式联运订单,推动各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压缩中转时间与作业损耗,提升综合运输效率。根据平台港口泊位、铁路专用线、航空货站等资源信息,实现联运基础设施资源的联合管理与一体化结算。 5.服务板块。打造“基础服务+增值服务”的协同服务体系,提供智能客服、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基于“小赣事”智能体平台,开发智能客服模块,实现全天在线咨询与异常事件工单处理。由相关金融机构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开设“多式联运标准指南”专栏,集中发布货物分类标准解读、电子单证模板及操作示范案例。 四、组织保障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物流一张网”建设工作,全力推动平台高效建设与落地应用。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务服务办)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等单位负责抓好落实,协调推进“物流一张网”建设。建立省级层面统筹协调、政府部门与物流企业共同参与“物流一张网”建设的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严格落实集约节约建设要求,省直有关单位平台已有类似功能的,省级统建平台不再重复开发建设。全省各级政务服务和相关行业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和跟踪指导,统筹解决平台建设中的难点问题与基础设施配套需求。各参与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整合全省物流平台及企业数据资源,统一接口规范与技术标准,强化部门协作与数据共享,实现数据共治共用。要加强宣传推广,开展业务培训并引导国企、标杆企业率先入驻,扩大平台影响力,激发各方使用积极性,推动平台在全省物流工作中发挥实效。
“物流一张网”建设任务清单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